福建学前教育网
标题:
《指南》颁布背景下的小样本调查(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幼儿教育
时间:
2014-8-15 17:36
标题:
《指南》颁布背景下的小样本调查(一)
编者按:2012年10月9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出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并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颁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度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面对各种评价,本刊联合西南大学研究生团队从2012年11月开始,针对重庆部分区县的10所幼儿园,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小样本调查,现将结果呈现出来,以飨读者。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呈现是开放式的,并非定论,旨在引发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讨论。
◎幼儿园看过来
拔苗助长无意义,4岁之后自然迎来更快发展
提前识字、教授加减法,对幼儿是否可行?参与此次调查的重庆市武隆县一所幼儿园的黄园长认为: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有着天然的规律,提前教授小学内容,抱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最终多数会失望而归。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最重要,找到孩子跳一跳能摸到的发展区,这样游戏和学习效果最好。
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黄园长在西南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对自己幼儿园孩子的注意力、逻辑能力和记忆力3个部分,进行了记录,最后的结果表明,幼儿这几个方面的能力随年龄段上升而不断发展,在4岁之后有更快的发展速度。
关于定点位置与色彩的判断,小班及其以下孩子的正确率仅有7%左右,中班时,正确率只有25%左右,到大班甚至更大的学前班时,已有90%以上的幼儿能作出正确判断。
在形状颜色和方向的问题上,中班的孩子回答的正确率只有18%左右,大班、大大班或者学前班的孩子,也只有40%左右能答对。
但在最简单的推理题目中,中班孩子的正确率只有40%,但到大大班时已有85%的孩子能够正确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从孩子中班之后每一个年龄段,平均发展都显著高于前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同期,这表明幼儿逻辑能力的快速发展阶段可能从小班后期开始,并在幼儿园阶段持续。
通过语言沟通日常对话和看图说话等方式进行测试发现,小班开始到中班下期幼儿掌握日常对话能力发展较快;在大班以后,大部分幼儿能够较好地完成日常对话。
另外,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小班到大班快速发展,主要掌握具体直观的常用词汇。而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也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遵循一定规律。
专家建议:
1.家长应理性选择适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玩具与学习材料。同时,在选择游戏时,注重游戏本身的逻辑性与科学性,才能帮助儿童更有效地发展思维。
2.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则要结合幼儿时期在语言理解方面的快速发展,可以在中班时加强使用句子和幼儿沟通的频率,在幼儿掌握两个细节的句子之后循序渐进,并在学前班以后加强对复句的练习。同时,建议对幼儿多用含义清晰的词汇,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进行日常交流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案例链接:
不想上学的小竹
年仅6岁的小竹是幼儿园里有名的小才女,不仅会钢琴、舞蹈、素描、书法等艺术特长,珠心算和跆拳道也样样精通。平时周一到周五,小竹从幼儿园出来就直奔兴趣班,周末更是全天学特长,最多的时候,她同时上九个班。
然而,小竹对自己的特长只有厌烦和恐惧。“每天要弹两个小时钢琴,练半个小时的书法,还要珠心算100道题,做不完不能玩,做不好妈妈还会打我。”小竹委屈地说。小竹的小姨说,小竹曾给她打电话说,不想上小学,因为“学习太累,活着没意思”,这让她很是吃惊。进入8月后,小竹的恐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几乎每晚都做噩梦,而她说得最多的梦话是“我不上学,别打我!”
“孩子可以‘充电’,但充太满,就没有后劲了。”小竹的心理医生说,小竹妈给小竹报了八九个兴趣班,孩子被过早地透支了学习的热情。而小竹妈的棍棒政策,又进一步让小竹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医生表示,这样的孩子,上学后,一开始可能成绩不错,但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两三年级之后成绩就会大幅下降。
◎教师请注意
合作游戏可防自私
北碚一幼儿园园长在分析他们幼儿园活动时发现,幼儿在关心他人、安慰他人、帮他人解决困难等项目上,表现很不理想。有礼貌地请求帮助、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等方面也都表现很弱。此外,不少孩子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对丢失损坏的东西不感到难过。即便有些孩子能主动想办法修补寻找也只有三分钟热情,这表明在做事专注度方面也发展得不好。这就充分印证了当代独生子女容易自私的事实。
幼儿园通过合作性规则游戏能有效增强幼儿的合作行为,有效防止幼儿的自利行为。小班幼儿协作意识、自制力有所欠缺,因而游戏多为无共同目的的玩耍,合作水平较低。到了中班时,协作意识有所提升,故合作游戏也越来越多。到大班时,合作性规则游戏已成为玩耍的主要形式。
有20年教龄的李园长指出:3~6岁幼儿完全有能力做出帮助、合作、分享、安慰等行为,但幼儿早期这些行为是比较少的,很大部分来自于他人的要求。比如:成年人的提醒、引导和及时强化,家庭和幼儿园的有意识培养不可缺少。
幼儿园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合作性游戏,并引导孩子和同伴之间互助、分享,是帮助孩子防止自私的重要途径。同时,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如过分娇宠溺爱,可能导致孩子自利行为的加重,要想防止这一行为,家庭的作用首当其冲。
“小班幼儿协作意识、自制力有所欠缺,因而游戏多为无共同目的的玩耍,合作水平较低。到了中班时,协作意识有所提升,故合作游戏也越来越多。到大班时,合作性规则游戏已成为玩耍的主要形式。”
◎教师请注意
幼儿园的“男孩危机”
此次调查对象共涉及男生752人,女生535人。调查数据反映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女性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性情绪发展等方面全面超过男性儿童。
“在语言、社会性、精细动作方面女孩超过男孩是正常的,但在运动力量、速度方面,男孩也输了,要引起警觉。”重庆市大渡口区的张园长说。
一位老师指出:“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比较适合女性儿童,应该多给男孩子发展的机会。”
不得不注意还有这样的事实:在很多幼儿园进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角色往往偏女性、生活类的内容更多;不少幼儿园区角中的花店、娃娃屋、小厨房,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女性特点。在很多幼儿园,老师偏重选择运动量小、风险小的活动,运动量大、风险大的活动受冷落,这也直接导致了男孩子们冒险精神、运动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幼儿阅读中的倾向也被引用为“女孩胜过男孩”现象的一个诱因:绘本中的温情故事、公主奇遇等情节和角色,同样女性化色彩浓厚,而科普、科技类书籍在幼儿阶段阅读偏少,也会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发展。
有关人士指出,幼儿园教师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也可能是引起上述现象的另一个诱因。
学前教育怎么提供适合男孩的教育,让男孩同样得到发展,应当引起园长和家长的反思。
对话>>
儿子上幼儿园后“柔”了
张女士的孩子4岁了,去年进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张女士发现,原来爬上爬下挺皮的孩子变文静了。
记者:您是怎样发觉孩子的变化的?
张女士:一开始是觉得挺调皮的孩子开始在家里不再爬上爬下了,只会坐在桌子旁玩。喜欢闻我的香水味,还说他爸臭。
记者:仅凭这个好像不能判断孩子变化了,可能那一段时间他的嗅觉发展比较快呢?
张女士:单凭刚才说的那些确实也不构成我的担心,后来又发现儿子在外面不跟男孩子玩了,只扎在女孩堆里,而且行为举止也偏女性化,喜欢翘兰花指。
记者:为此您和儿子沟通过吗?
张女士:我问儿子为什么跟女孩子玩,儿子称老师说男孩子太顽皮,不是好学生,跟他们玩得太疯会臭臭的。
记者:他们班里的其他孩子也这样吗?
张女士:我问过其他家长,发现或多或少都遇到类似情况。我们一合计,觉得根子可能在幼儿园。我到幼儿园了解情况,无意中发现里面竟全是女老师,未见男老师的影子,这让我有点焦虑。
记者:焦虑什么?
张女士:我觉得,女老师对男孩在气质方面会产生柔性的引导,反而儿子会受女老师言行的影响。孩子在幼儿园上体育课,还是希望有男老师带一下,并且孩子课间玩耍时有男老师在旁保护也更安全。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