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是开放性管理的根本特点, 它的理论依据是“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通过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产生,其中“不平衡”作为积极因素发挥作用。开放性管理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呈动态,管理者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新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开放,造成发展过程的非平衡状态,从而带来发展的新动力。
●管理者不断引进相异和相反的观点,通过开放、互动、多元的对话,形成发展过程的非平衡状态,打破已有的稳定状态,使其永远处于转化和发展过程之中。
●教师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管理者引导教师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经验进行批判反思,找出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及突破阻碍的对策,逐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树立良好的自我认识。
●管理者要给教师最大的自由、自主的空间,使每个教师都能独立自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研究教师的差异入手,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和创造力,使他们能按照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教育实践和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记得四年前,我找一位教师谈话,指出她当前的发展状态没有达到我们对她的预期目标。我和她共同分析原因,她流着泪说:“是因为你们没有给我机会,每次开课都轮不到我。”听了她的话,我开始反思我园开课任务的排是否存在问题。为了保证开课效果,幼儿园确实大多指派骨干教师承担各项开课任务,一般教师很少有开课的机会,这样无形中剥夺了一部分教师的成长机会。久而久之,一部分骨干教师形成了“无需我主动争取,机会依然会给我”的想法,另一部分教师则产生“即使我争取,机会也不会给我”的想法,没有了激情。为了打破这种状态,我们进行了改革,采取由教师自己申报开课任务的办法。每学期初将所有观摩活动安排及申报截止时间公布于众,全体教师都有选择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以及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学习、工作任务的松紧状况,申报适合自己开课的内容和时间。如,一位有音乐教学特长的教师4月份要参加自学考试,5月中旬要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于是她选择了3月和6月的音乐类开课任务。如果申报开课的教师较多,我们就采取“好中选优”的办法。选谁不是由园长定,而是由学科教研组的所有成员来评定。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开课质量,更重要的是给了每位教师一个公平的成长平台,教师可以主动地争取有利于促进自我成长的机会。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专业理论书籍或杂志,并在期末进行交流。当我在期末统计教师读书情况时,一位年轻教师拿了一摞自费购买的美术画册问我:“看美术画册算不算学习?为什么一定要读理论书籍才算学习?”听了她的话,我仍建议要获得专业发展应该读理论书籍,但她并不认同。她说:“我们是美术教研组成员,要研究美术教育,自己首先要有较高的美术修养。欣赏大量美术作品是提高美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也在理解感悟,也在思考选择哪些作品适合孩子欣赏……”听着听着,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只有在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的前提下,才能上升到理性思考。只要带着问题读书,各类书籍都能引发思考,提高艺术素养,促进自身发展。从此,我们对教师的学习要求作了调整,允许教师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策略:①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读什么类型的书。②从自己能读懂的书开始读,不要刻意读理论性强的书。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如上网、看电视、看电影等。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增强从各类信息中抽取有价值内容的意识。④自己决定读多少本书。
我园办园较早,各类教学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很规范,许多规章制度已装订成册,教师人手一份。原来以为教师都会按照规范行事,殊不知教师并没有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在园内美术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几位教师都存在美术材料和用具摆放不合适,提供给幼儿的抹布无法用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活动效果。参加观摩的教师纷纷讨论起来:“抹布太干,孩子手上的糨糊没办法擦掉。”“抹布太硬,幼儿因怕疼而不愿擦手,造成幼儿满手都是糨糊,无法完成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大家围绕美术活动的规范展开讨论。讨论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讨论:要组织好一个美术活动需要哪些规范?第二环节是交流,每个年级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其他人可以补充。如中班组从教师操作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①范例摆放位置要合适,不能影响幼儿的活动空间。②操作前教具要按序摆放到位。③在黑板上摆放图片一般应从左到右。④有些较复杂的教具应事先操作过。⑤盖布收放要整齐。而大班组则重点从教师使用教具的角度提出建议:①教师的站位、范例的呈现应有助于教师的逐步“退位”。②要便于幼儿操作,材料的摆放应便于幼儿取用。③使用多媒体教具前要到实地按步骤调试、熟练掌握。第三环节是集体讨论,筛选、归纳、建立美术活动的规范。教师由被动执行规范变为自我建构,充分认识到了规范的必要性。由于这些规范来自教师的实践经验,所以比较容易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我们的体会是一个幼儿园有多少规范和制度的文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管理策略上变园长定为教师定,引导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发为自觉。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