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前教育网
标题:
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尊重与要求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dlinn
时间:
2012-11-25 02:03
标题:
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尊重与要求
说到班级管理,我觉得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和反思,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在班级管理中对孩子要有热心、爱心,要学会宽以待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幼儿。这也是我们学前教育的第一原则,这一意识已成为我们广大幼儿教师的共识。然而怎样把尊重的尺度,如何看待尊重与要求间的关系却一直是我们一线老师颇感困惑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求中有尊重,尊重中有要求”即教育过程中的“尊重和要求的和谐统一。”是班级管理的法宝。
首先,我认为,要求必须伴随尊重,我们老师在设计,得出教育要求时,心中是有明确目标的,但这些不是以强迫或命令的方式来达成的,而是以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方式来落实,以尊重的方式进行的,包括尊重幼儿的经验、个性、行为习惯等等,是让幼儿要求面前保持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散步是一日生活中的某一环节,也是我们感到比较头疼的事。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班的孩子散步时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的进行,那我们是如何来落实这个要求的呢?是以命令的口气强迫幼儿达成,还是很有艺术性地通过创设“鸡妈妈和小鸡走独木桥”这个情景来完成的呢?又如,幼儿端放椅子时要求轻拿轻放,我们是对幼儿说:“你必须轻拿轻放呢”,还是给他们讲树奶奶变成地板和桌椅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应保护树奶奶、爱护桌椅,以此来达成目标。也许两种方法都能达成目标,但如果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要求的实施方式,肯定能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尊重能帮助伴随要求,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并不是放弃要求,而是鼓励幼儿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作出思考和努力,获得发展。这一点我们老师都是深有体会的,有许多孩子对某一项活动(绘画、文学、音乐、体育)往往会表现出不感兴趣,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给予鼓励,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能用智慧的眼光支欣赏、理解,许多孩子终究会发生变化。
再次,尊重是一种要求的方式。我们越是尊重幼儿,越是给他们自由,让他们面对挑战,去想象和创造,幼儿就越感到责任重大,越能独立承担行为的后果。其实,孩子的天性喜欢平和而不喜欢争斗的,是喜欢秩序而不喜欢纷乱的。而现实中他们有时之所以走向反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够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自由表现的愿望。比如,我们总因为害怕幼儿自由活动时追逐吵闹而不给他们自由,但事实上这样并没有减少幼儿对自由的向往。相反,如果我们创设宽松的环境,弹性安排幼儿的自由活动、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意愿,我们害怕有情景却未曾出现。事实上,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不意味的增添麻烦,相反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劳动,如果我们尊重幼儿,视幼儿为一个整体,那么幼儿也将是平和的、自律的,并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做警察去“对付”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资质和特性。教育本应是生命与灵魂的交流,它需要用心去付出,这样的话,每个蓓蕾才能尽情绽放!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