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前教育网
标题:
改革园本教研体系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dlinn
时间:
2012-12-13 23:53
标题:
改革园本教研体系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内容提要:
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努力提高园本教研的效果,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是以组织“热点话题”的专题讨论等方式改进业务学习的组织形式,让业务学习由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二是以“一课多教、新老互动、示范展示、沙龙活动”等方式组织灵活多样的实践研讨活动,让教师的实践研讨变单一为多样。三是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集体反思,引导教师在实地诊断中聚焦细节、在案例分析中关注热点,在随堂听课中注重湖动,让教师的反思由个人行为变为集体行为。
关键词:
园本教研 业务学习 实践活动 反思解剖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教育成员为主体,从幼儿教育现状或幼儿园发展需要出发,对本园教育活动或相关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性研究活动。园本教研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尝试通过改革园本教研体系,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以促进我园教育管理的良性循环。
在日常的园本教研实践中,我们常思索:如何形成有效的教研管理工作体系?如何激活教研工作管理机制?使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保教质量的提升服务?我们在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以此来萌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增强活动的效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业务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业务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迅速的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获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支持。以前我们常采取讲解和阅读的方法向教师传递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试图通过这种方法帮助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学习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会背离组织者的初衷。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通过反思,我们意识到,教师的学习同样必须有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活动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所熟悉的工作,是教师正在经历的,正感到困惑的问题,而且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帮助。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业务学习的机制。每月月初,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一个“热点话题”。发动教师从网上、杂志上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尝试,把理论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接着,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大家讨论,就某个话题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位教师为该次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全园性的教研活动,让全体教师共同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这种学习方法,摈弃了传统的教研观念和教研形式,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地位,使她们真正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主人,激发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变单一为多样
英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经验而没学问胜过有学问而没经验。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能力比理论知识更重要。这就为园本教研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而园本教研的着眼点,也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变注重理论的学习为注重实践的研究。为此,在园本教研中我们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教师实践研究搭建了舞台。
1、教改实践活动推陈出新
教改实践活动是我们常年坚持开展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但由于形式的单一,加之操作时间的长久,老师对此项活动的热情有些淡漠,已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活动常常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老师觉得有些疲惫。于是,我们以“一课多教”的方式,在活动形式上作了大胆的改革。首先把同学科组的老师分成三组,同一组老师执教同样的教学内容,自主设计,自主组织,然后安排时间同时试教,同学科组的老师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这样,通过一课多教的形式,既提高了教师设计、组织和调控活动的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也给教师一种全新的挑战,激活了教师的创造意识,提高了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互动式教研活动以骨干带新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我们还尝试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新模式——互动式的学科教研活动。首先,我们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课例,参与听课的教师专门观察、记录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课后,专门组织教师对现场做的记录进行分析、研究,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向开课教师自由提问,让青年教师在观察、记录、倾听和解读的过程中提高对教材把握、方案设计、以及现场调整方案等多种能力。骨干教师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这样,不仅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互勉中共同成长,同时,也使“教研活动为教学实践服务”的理念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青年教师展示活动自主创新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教改实践活动结束后,分学科组评选好课,然后安排全园乃至全镇性的公开活动,让青年教师把自己好的课例展示出来。这样,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又增强了青年教师的自信心,更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教科研沙龙内容更新
教科研沙龙,是一种形式比较宽松的教研活动,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往,组织该类活动的主题都有组织者来确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操作。所以,内容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距甚远,活动时,教师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活动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我们从改革教科研沙龙的形式入手,首先,让教师把自己感兴趣的或感到困惑的话题记录下来,组织者结合当前工作实践对话题进行价值判断,然后,和教师一起共同确定一个主题组织集体活动,让教师结合工作实际阐述自己的理解和做法,这下,教师有话可说了,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加了,于是,在听、说、论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教科研水平得以提升。
5、优秀课例仿效常做常新
优秀的教学课例,是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提升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但由于每个实施者能力水平的差异,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样的内容,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在优秀课例仿效活动中,我们倡导“批判地接受”的理念,既真实地再现优秀课例先进的教学理念,又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进行适度的调整,鼓励教师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三、反思解剖变个人为集体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重视学习、注重实践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还得有一定的反思能力,通过不断的反思内化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往,我们倡导的反思总是以个人为主。现在,我们加大了集体反思的力度,针对一种现象,不同阅历的教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解剖,使反思解剖的成效更明显,也提高了教师的群体意识。
1、实地诊断聚焦细节
以半日活动为切入口,几位教师同时追踪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照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晨间谈话的选题和组织、如何减少每个活动环节中孩子的等待时间、餐前活动的组织” 等细节入手进行实地诊断,帮助被追踪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切实提高半日活动的质量,并以点带面,通过发现、诊断、实践、推广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案例分析关注热点
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教师可以借此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为了提高教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案例分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我们把每一次教改实践活动中典型的课例作为案例,着眼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的讨论和研究,一次活动解决一个热点问题,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案例剖析中提升了教师驾御实践的能力,形成了教育教学特色。
3、随堂听课注重互动
随堂听课,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工作,但以往听课后,和执教老师的互动比较少,这样,随堂听课的效果就不明显。现在,我们不仅注重随堂听课的质量,更注重听课后的相互反思,双方一起围绕课例,客观地进行反思分析,既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计划决策和教育行为,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提高。同时,听课的老师也在互动中获得收益。
总之,园本教研必须奉行“以园为本、立足园本”的理念。形成与之相应的园本教研管理系统。唯有如此,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