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前教育网

标题: 伙伴合作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dlinn    时间: 2012-12-14 00:31
标题: 伙伴合作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改的推进,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幼儿园教研组日益成为教师专业研修的主阵地。目前我区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教研组工作找不准问题,研究主题不够明确,研究方向比较盲目,教师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教研组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发展需求等问题。为了寻求有效的教研活动途径,构建适宜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深入幼儿园开展了伙伴合作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伙伴合作教研组建设是指:通过教研员与教研组内教师的双向伙伴合作,采取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形式,实现教研组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教研员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帮助教9币设计和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积累经验和典型案例,张扬个性和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反复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了四项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途径,切实提高了教师教研活动的参与度,有效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强化问题意识找准研究主题

    幼儿园教师往往缺乏问题意识,自主研究意识不强,较多地依赖区教研部门,缺乏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的研究问题往往不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共性问题,与教师的需求不相符,而且往往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学习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引导教师发现教育实践中具体而真实的问题,从园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出发,着眼于研究具有价值的“教学小现象”,根据问题的迫切性与关键性,提炼出教研的主题。这些小问题贴近教师的生活,是教师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到的、是教师容易操作的实践研究。如自然角材料的投放如何能引起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该不该引导幼儿到别的活动区玩等。

    在伙伴合作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帮助教师发现“真问题(即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真问题”是园本教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园本教研能够解决的问题。研究“真问题”才能使园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幼儿实实在在地受益,使教师实实在在地成长,使幼儿园实实在在地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对教师进行了访谈,参加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观看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共同分析现象、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判断和梳理,逐渐形成教研组研究主题,改变教研组研究主题缺失或缺乏针对性的状况,使研究主题真正有益于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新教材实施工作。如“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反思的研究”等主题都能依据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  的研究,解决各幼儿园面临的实际问  题。

    二、立足保教实践提升实践智慧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文本的理论知识,还包括默会知识,即镶嵌于情景之中的实践智慧。我们十分重视开展结合实践案例的教学研究与研讨活动,帮助幼儿园把教研组研究的重心转到对新教材保教实践的研究,帮助教师运用教学实践与评析、教学案例分析或连环跟进法开展研究,有效开展新课程实践。

    我们将教师的实践活动拍成录像或撰写成文本案例,让教师对活动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与研究,即采用案例分析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教研组成员共同对环节的架构、材料的提供、教师的语言等进行现场分析,梳理归纳并形成共识。大家置身于具体的案例情景中,直面事实,或寻找答案,或推理分析,或进行咨询、质疑与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将案例中的各种要素与自己的工作情景结合起来,找出共性问题,迁移并反思自己教育行为中的问题,从中学会分析质疑,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研究幼儿区角活动中的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由一位教师执教,然后结合这一案例让教师共同来分析该案例中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提供等,并利用PPT让大家分别介绍自己班的环境和材料。又如我们选取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的学习活动作为案例,让教师共同分析该案例中教师的哪些回应是有效的,哪些回应是无效的或有待改善的,如何来改善等。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了解了回应的途径和方法,对有效回应达成了共识,还通过设计、运用和交流,拓展了有效回应的经验。这样的教研既有理论上的提升,又有实践行为的归纳  与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很  大的帮助。

    为了帮助教师开展深入的研究,避免教研活动走过场和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采用连环跟进法:教师设计活动——大家现场观摩活动——集体讨论、反思调整计划——再进行现场观摩活动——再集体讨论、反思调整计划,如此反复进行。这样的研究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既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有效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引入专家指导引领专业发展

    目前很多幼儿园教研组内缺乏专业引领,参加教研的人水平相差无几,研讨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在抓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透彻性、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可选性等方面难以到位,使得参加教研的人受益不多,提高不快。为了避免园本教研的低水平重复,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园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为此,我们请多名幼教专家和研训员开设讲座,如“一个教学活动给我们的启示”“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实践与反思”等。同时我们还注意挖掘幼儿园内部的专业资源,如请大教研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开展示范活动,发挥园内、组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园本教研是开放的,除了充分利用园内的专业资源外,还要注意园际间的交流。由于同园教师的教研环境、教研方式大同小异,所以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常常会使园本教研出现同水平的重复,教师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而互动合作的联动教研使园本教研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主要形式有“专业引领”与“园际联动”两种方式。在教研组研究中,教研员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借助和运用研训员传输给我们的优质资源,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与幼儿园教研  组的互动研讨中、在观摩幼儿园的展  示活动中,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突破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研模式,  形成了上下左右、相互联动、相互促进  的活性“网状”教研模式。

    四、开展平等对话促进交流互动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参与度和互动程度不高,园本教研往往只是个别骨干教师的表现舞台,往往是幼儿园中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占据着“话语权”,普通教师则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园本教研的配角甚至是旁观者,使园本教研失去了平等性、民主性和参与性。很多教师游离在园本教研之外,教研仅停留在空讲理论或对课程内容、方法的泛泛而谈,教师之间互助、合作的研究氛围尚未形成。

    为此,要注意避免骨干教师独占“话语权”,提倡对话、互动的园本教研,营造民主的研讨氛围,引导骨干教师带动广大教师一起参与,把“话语权”还给普通教师。大家互相切磋教学问题,分享备课资料和教学技巧,共同分析教学问题,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引发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对话、互动与碰撞,可以使教研组共同体实现有效互动,在此过程中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启迪和完善,实现教师的自我建构。

    此外,我们还注重引导教师开展实践反思,有执教者实践后的个体反思,也有教研组成员发表的意见,他们可以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群体参与的集体反思。通过反思和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合理架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思蓓)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