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前教育网

标题: 大班科学活动:哪些物品会吸水 [打印本页]

作者: 随 ̄︿ ̄风    时间: 2012-12-18 13:50
标题: 大班科学活动:哪些物品会吸水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各种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2、在操作活动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
3、会记录表格,会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1、吹塑纸、白纸、餐巾纸、瓦楞纸、报纸、包装纸、雨衣布、木块、毛巾、海绵、棉布、桌布人手一份。
2、记录表、笔、滴管、水杯人手一份。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认识材料。
1、逐一出示物品并认识:吹塑纸、白纸、餐巾纸、瓦楞纸、报纸、包装纸、雨衣布、木块、毛巾、海绵、棉布、桌布。
2、认识表格,知道表格第一行物品的名称。

二、猜想。
1、请幼儿根据自己原有经验猜一猜物品的吸水与否,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一行。
教师提问:这么多的物品哪些可以吸水,哪些不可以吸水呢?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行的打√,不行的打×,记录在表格的第一行。
2、幼儿记录,教师巡回。
3、集体讲述。
教师:谁愿意把你的猜想告诉大家?

三、第一次实验:哪些物品会吸水?
1、提出操作要求、记录方法。
教师:在每一样物品上滴上一滴水,全部滴完后把滴管放好,仔细观察一下,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吸水的打√,不吸水的打×,记录在表格的第二行。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和记录情况。
3、集体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实验结果,发现白纸、餐巾纸、瓦楞纸、报纸、木块、毛巾、海绵、棉布具有吸水性,其它的物品没有吸水性。

四、第二次实验:谁吸得快?
1、教师引导幼儿用四种具有吸水性的纸(白纸、餐巾纸、瓦楞纸、报纸)进行“谁吸得快”的实验,把实验结果用数字记录在表格的第三行。
(教师提醒幼儿相互合作,要将水同时滴在四种纸上)
2、鼓励幼儿用相同的方法自发组织第二次实验(木块、毛巾、海绵、棉布的实验)。
3、集体讲述:请个别幼儿说说,哪些东西吸得快?哪些东西吸得慢?

五、讨论物体吸水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1、吸水性好和不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收拾整理材料。





欢迎光临 福建学前教育网 (http://fjchil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