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6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班]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猴上公园

[复制链接]

3372

主题

337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3
学前币
68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猴喜欢上公园,小猴在公园里干什么呢?请看图片。观察图片,了解图意。
小猴上公园玩,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小猴上公园玩,看到桃树上结满了桃子,“噌,噌”爬上去摘了一个桃子就吃。)
小猴在看什么?小鱼儿在干什么?好玩吗?小猴是怎么做的?小鱼怎么办? (小猴在鱼池边看小鱼,小鱼在吐泡泡,很好玩,小猴捡起了石头扔下去,鱼儿都吓得四处逃。)
小猴在走路的时候怎么做?把什么东西打掉了? (小猴走着走着,捡起了一根小棒,甩来甩去,把路边的树叶打掉了。)
小猴又在干什么?怎么做的? (小猴边走边吃零食,吃完后就把果皮、袋子一扔。)

二、引导幼儿讨论小猴行为的对错。
小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三、评价自己的行为
你们平时上公园是怎么做的?你有没有发现不对的行为?如果发现不对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四、游戏“小猴和小明上公园”
一名幼儿扮演图片中的小猴,一名幼儿演小明。其余幼儿扮演公园的场景:有的幼儿扮桃树,身上贴有桃子卡片;有的幼儿扮演其他树,身上贴有各种树叶;大部分幼儿围个圈蹲下当鱼池;少数幼儿演小鱼在鱼池中游来游去。小明和小猴一起上公园玩,小猴的行为如上面四幅图中所示,小明就在旁边一一地纠正小猴的行为。第二次上公园小猴改正了,扮演公园场景的幼儿拍手表示欢迎小猴上公园玩。

【活动延伸】
把有关道具放到表演角,幼儿自选活动时可以用来游戏。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意在通过图片将瞬间的环境行为定格,供给幼儿具体形象的观察、判断、评价的对象,以代替空洞抽象的口头说教。通过观察、判断、评价客体的环境行为的对错迁移为评价自身主体的环境行为的对错,以实现教育幼儿的目的。最后通过游戏使幼儿进一步真切地体会小猴行为的不当,并让幼儿把小猴的不当行为与小明正确的行为进行比较,加深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同和效仿的意识,幼儿在看看、评评、玩玩等不同的活动方式中,感受和判断不爱护环境行为的不当,并能评价自己行为的对错,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
二、活动效果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对观察讲述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气氛热烈。幼儿基本能根据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于“发现不当的行为你会怎么做”要求较高,幼儿反映不热烈。最后,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强化了正确的环境行为。本活动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始终围绕对环境行为的评价展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