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1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办与招生] 对示范性幼儿园的作用与未来走向的思考

[复制链接]

5954

主题

5957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0200
学前币
1235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6: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国家很重视示范性幼儿园的作用。1979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教育部门应负责幼儿教育的业务指导……办好示范性幼儿园”,“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恢复和发展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主办的示范性幼儿园”。1997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00年,所有幼儿园(班)都要达到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办园标准,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应达到本省幼儿园总数的2%。”〔1〕国家关注示范性幼儿园建设的目的是要利用示范性幼儿园带动全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几十年来,国家对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一直非常重视。2003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指出,“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合理布局,有计划地推动示范性幼儿园建设,要在城乡各类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中扶持一批办学方向端正、管理严格、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性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示范性幼儿园要参与本地区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各级教育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形成以省、地、县、乡各级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示范性幼儿园由省、地级教育部门组织评审认定。省级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并定期对示范性幼儿园进行指导、评估和审验,确保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评审活动要简便和节俭,不要干扰地方政府和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一、对示范性幼儿园作用的思考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建设一批示范性幼儿园,以便在示范性幼儿园的模范带头作用下促进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很有必要的。几十年来,示范性幼儿园在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提升教学科研实践质量,促进国家幼儿教育事业从低质量到高质量、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成为本地区观摩参观、交流经验、代培师资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工作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幼儿园都以能评上示范性幼儿园为荣。实施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在增加幼儿园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改进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国家对示范性幼儿园建设的重视,各地的示范性幼儿园成为最好幼儿园的代名词。由于示范性幼儿园数量有限,又基本被公办幼儿园垄断,于是,择园竞争加剧,示范性幼儿园成了少数有权、有钱阶层独占的社会福利。示范性幼儿园迫不得已,对家长作了选择,而这种选择又加剧了幼儿教育的不公平,加剧了幼儿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其次,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营和管理,规范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工作的进行,我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了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不少地区为了一步到位,评估标准定得非常高,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创办示范性幼儿园的初衷。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应该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办学,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建设更多的幼儿园,以保障更多的儿童能够享受到学前教育服务,而不是用有限的资源建设超出地区水平的“贵族”示范园。各种各样的示范性幼儿园评估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而且会导致政府部门运用这些不切实际的质量标准去限制那些为无法入园幼儿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这样的评估不仅非常无聊,而且十分有害。”

    第三,过分追求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定,导致幼儿园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园所的长远发展。例如,某省在评估示范性幼儿园时要求示范性幼儿园设有标准的活动室、盥洗室、保健室、厨房、音体室、电教室、教师办公室、档案资料室,配备大型电教设备10件以上,每班必须配备风琴(钢琴)、录音机各一台,其余乐器(手风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等)10件以上等。〔3〕一些幼儿园为了评上示范性幼儿园,不考虑本园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考虑对促进幼儿发展的实际作用,花费大量财力添置硬件设备,导致许多硬件设备在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后就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过分追求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有可能导致教育寻租现象的发生。寻租(rent—seeking)是指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活动。租金则泛指政府通过干预或行政手段管制市场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以及超过机会成本的差价。寻租现象虽然给寻租人带来了效益,但是并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了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这里的教育寻租包括两层含义,既指幼儿园为评上示范性幼儿园而进行寻租,又指幼儿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示范性幼儿园而进行寻租。无论哪种形式的寻租,都会影响政府声誉,增加廉政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对示范性幼儿园未来走向的分析

    在一个经济和教育不够发达的国家,人们可能更关心教育的效益和效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进程迈进时,教育公平应该是被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示范性幼儿园的存在提出质疑,思考示范性幼儿园将来的发展方向。

    示范性幼儿园的存在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产物。杨东平等专家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主义的目标和价值具有很强的惯性,在资源配置上习惯性地主张城市中心、效率优先、重点扶持等,间接维护了教育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4〕社会转型时期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被称为“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握重要资源的权力部门自己进行改革。因而,在这一模式下的改革实际关注的往往不是如何开放市场,如何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而是通过创收、收费等营利性环节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公开设租寻租,造成了基于垄断而产生的部门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团,导致市场扭曲,加剧了不公平竞争,极大败坏了改革的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朱宗涵同志对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价值表示质疑。他指出,示范性幼儿园的实质意义应该是教育上的实验性,应该具有可推广普及的价值。他说,“现在示范性幼儿园不仅成本高、学费高,而且很难见到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在示范性幼儿园上学。昆明有两所公立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招收的学生不到全省幼儿总数的1%,其模式根本无法普及。示范性幼儿园的价值何在?” 〔5〕示范性幼儿园不是面向普通公众开放,而是变成了少数人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但是实施这种“精英”教育的幼儿园又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建设的,“花了纳税人的钱,为什么只为少数人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鲁志强同志说,示范性幼儿园实质上是幼儿教育不公平的体现。幼儿教育的不公平是当前社会不公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资源的占有和分配问题,还是一个关乎教育内容和课程的问题。我们不能将学前教育的公平性简单地理解为让所有儿童都能进入学校并接受同样的教育课程,而是应该为每个学前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情况的有所差别的课程。“示范性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所有地区的儿童?如果没能做到,又谈何示范性?”

    “我们今天的教育政策不能再继续扩大教育不均衡这个现实,而这一现实正是教育最应该关怀的角落。”〔8〕保证教育均衡的责任在政府,政府要从政策制定入手,建立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的制度,制定完善的公共教育政策。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具有公共性、基础性、普及性、开放性和规范性等时代特征,体现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人文关怀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政府举办公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公平,尤其是保障处于不利地位的阶层和人群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首先考虑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幼儿教育和社会干预服务,保证幼儿教育成为一种多数人受益的公共产品,而不是某一群体或某些个人受益的私人产品。至于教育的竞争性、选择性以及多样化服务等,可以通过民办教育市场体现。

    对于现有的示范性幼儿园,国家可以采用阶段性措施予以调整。首先,国家不再对示范性幼儿园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建设更多的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幼儿园,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如果大众有更高教育需求的话,可以在私立的高质量幼儿园中得到满足。其次,政府不再直接对幼儿园实施等级评定,而是最大限度地公布幼儿园质量信息,由需要服务的家长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自由选择。政府部门的责任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教育场所,同时实施监督作用,负责将各种幼教信息传递给公众,为公众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政府部门还要注意舆论导向作用,宣传科学教育理念,为公众提供适当的参照标准。  

    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示范性幼儿园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赋予示范性幼儿园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百年中国幼教:1903-2003〔M〕. 北京: 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22.

〔2〕朱家雄.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新思考〔EB/OL〕. 〔2006-05-22〕.

〔3〕岳生全.幼儿园目标管理和目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8.

(4〕崔克亮.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6-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