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13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育保健] “三教制”保教模式的实践及思考

[复制链接]

1894

主题

1896

帖子

57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98
学前币
390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00: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摘要]鉴于幼儿园保育员队伍以及保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三教制保教模式。三教制保教模式有利于幼儿园保教结合、保教并重原则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幼儿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不过,三教制模式下的幼儿园保教工作也存在保育意识淡薄、保教工作轮换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教育;“三教制”;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主要实行二教一保制,即由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分别承担班级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提出了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但是,受保育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她们大半只能承担起清洁班级卫生、保管班级物品、关照幼儿生活等工作,而难以履行“管理幼儿生活、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职责。教师与保育员配备的双轨制,造成了实际上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分离,不仅影响了保育工作质量,也使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难以落实。针对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及其工作现状与问题,一些幼儿园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三教制”保育模式,即各班不设保育员,由所配备的三名教师共同承担本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也称“三教共育”或“三教共保”。如何实施三教制?三教制这一保育模式对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何种优势?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为此,笔者深入兰州市两所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实行三教制的幼儿园(以下简称A园和B园)进行了深度调查。

  一、实施三教制的步骤与方式

  1、调整保教人员配置原则,优化组合“三教”

  A、B两园过去均实行逐级聘任、优势互补的保教人员配备原则。逐级聘任,是指由园长、教研组长、班组长直至教师层层聘任;优势互补,指两位配班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特长及性格特征上具有互补特点。实施三教制后,两所幼儿园仍然执行从上到下逐级聘任的制度,但对各班三位教师间互补的要求和范围有所提高和扩大,教师的年龄、保育及生活经验与能力都要加以考量,以保证三位配班教师在保育工作经验与能力上能够互补,从而确保班级保育工作质量。

  2、确定三教制保育、教育工作职责及轮换方式

  两园将各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分为主班(教育)、副班(教育)和副班(保育)三类,三位教师为一组。分别按周或天依次轮换承担每天的工作。主班(教育)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制定和组织主班周或主班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游戏等各项活动;副班(教育)教师的职责是配合主班教师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准备与实施工作;副班(保育)教师则承担班级清洁卫生、班级物品管理、管理幼儿生活以及保育中的教育等项工作。A园以周为轮换周期,B园则每天轮换。

  3、加强对保育工作的监督、考核

  推行三教制后,两所幼儿园都发现,班级的内务整理、物品管理,特别是卫生工作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按天轮换的B园,教师易产生依赖心理,工作中拖沓、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两所幼儿园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大了对班级保育工作尤其是卫生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

  A园除执行原有的每周定期的卫生检查外,还新建了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制度。保育检查小组由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年级组长和保健医生组成,每次的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由保健医生和检查组的其他两名成员承担,检查内容依据本学期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及当时保育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而定。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的综合评分结果作为考核班级保育工作质量的依据。制定和执行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制度,使实行三教制后呈现下滑趋势的A园保育工作有了较大改观。

  B园聘请了专职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餐具消毒转由厨房负责,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针对保育工作中出现的滑坡现象,制定了专项随机检查和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每周由一名园领导和保健医生组成检查小组,针对保育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随机抽查。三位一体的班级考核制度是指每班的三位教师为责任共同体,每位教师的保育、教育工作成效影响班级的整体考核结果,反之,班级的整体考核结果又会影响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旨在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调动教师从事保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三教制的优势

  1、有利于幼儿园保教结合、保教并重工作原则的落实

  保教结合、保教并重是《规程》和《纲要》明确提出的幼儿园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把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但是,由于目前幼儿园保育员队伍普遍存在流动性大、学历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诸多问题,许多保育员只能做幼儿园的清洁工、孩子的保姆,保育工作范围被窄化、简单化,保中有教、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往往成为空谈。

  三教制的实施,为幼儿园落实保教并重工作原则创造了条件。教师兼具保育员的角色,能够增进教师对保育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加强教师的保育工作意识与能力,使教中有保工作原则得以落实: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使其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在与幼儿更多的“零距离”接触中,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与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使保中有教工作原则落到实处。

  2、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以及一定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教师担当保育员工作,对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

  保育工作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零散、琐碎、费时费力,要求教师能够吃苦耐劳,具有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变化快,个体差异大,要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难度也不小,教师担负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责任,有很多师幼间的互动机会,教师兼做保育工作,可促使自己更加细致地观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更加深入地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每位幼儿的个性,并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随机教育,从而真正做到保中有教、以保促教,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并为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施三教制后,教师兼负保育责任,适度减少了教育教学工作量。A园实施的是分科教育。每位

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活动由原来的三门或四门减少到二门或更少,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质量因“业有专攻”而进一步提高;与实行二教一保制时相比,两所幼儿园教师由原来的隔周或隔天带一次班变为隔两周或隔两天带一次班,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学习,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或开展课前、课后讨论、交流。

  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影响着班级的保育、教育工作质量,对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自我管理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实行二教一保制时,教师、保育员各司其职,两位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也比较简单。实行三教制后,参与班级保育、教育工作的机会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难度也随之加大了。对于教师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A园、B园保育、教育工作按周或日依次轮换,教师必须按时尽职尽责完成自身工作,以保证班级工作正常交替进行下去;教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理智对待同伴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与问题;教学工作需要前后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三位一体的班级工作考核制度,促使教师在工作中形成大局观,人人以班级工作为重,存小异,求大同,齐心协力,以保证班级保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切实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有益于幼儿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前期是幼儿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实行二教一保制时,保育员受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制约,工作中多以方便自己为出发点,对幼儿在进餐、起居、如厕等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或包办代替,或得过且过,常常剥夺幼儿历练自身生活能力的机会,容易使幼儿养成依赖、胆怯、挑食偏食等不良心理与行为习惯。实施三教制,一方面便于教师将进餐、起居、如厕等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与健康、社会等领域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生成”为教育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领域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心理与行为习惯,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出现的不良心理与行为,为其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个性的健全发展有赖于教育环境的协调、一致。实行二教一保制时,大半保育员对幼儿只保不育,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求还存在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以及与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求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幼儿言行不一、看人行事等不良心理或行为习惯。教师兼做保教工作,保证了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具备基本专业素养的三位教师之间也便于沟通、配合,协调教育要求与方法,为幼儿营造积极、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调查发现,实行二教一保制时,按照两所幼儿园的用人规定,新人职人员须在保育员岗位上任职满两年甚至直至有教师岗位空缺时方能转入教师岗位。尽管A园和B园的办园条件在本地区位于前列,新人职人员做保育员期间的福利待遇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并非由保育员和教师之间的不同身份导致,但幼儿园重教轻保,保育员无形中被边缘化的现实,还是使这些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的自尊、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有的因此对自身前途充满忧虑。一旦有其他选择,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倾向于另谋他就。实施三教制后,新人职人员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感受到了同事、幼儿家长对自己工作的尊重、支持,感受到了幼儿对自己的喜爱、认可,激发出工作动力,更安心于本职工作。

  知识是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须在一种开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体现。实施三教制,将具有不同专长、不同经验、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一个教育团队,为教师之间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分享、学习老教师经验、获得老教师悉心指导的机会,缩短了青年教师对工作的适应、磨合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三教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1、教师保育意识淡薄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保教并重原则能否在幼儿园工作中得到切实贯彻落实的前提是教师是否真正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两所幼儿园在实施三教制后所发现的共同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班级卫生上,主要表现有:(1)教师忙于教学工作而疏忽了班级卫生工作质量。(2)班级卫生工作质量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卫生工作并非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全部,但卫生工作质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保育意识的淡薄,说明教师并未真正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教师保育意识淡薄,与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重教轻保现状有关,也与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及社会对幼儿园以教为主的评价倾向有关。

  要加强教师的保育意识,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进一步帮助教师明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明了幼儿园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并通过组织开展有关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观摩学习、专题讨论等各种活动,在园内积极营造学习保育知识、研究保育工作的氛围,帮助教师树立起保教并重观念;对教师的保育工作职责要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如评优争先、奖励惩罚等方面体现出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同等重要性;同时,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通讯、“开放日”活动及网络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保育工作。

  2、保育、教育工作轮换方式不够完善

  A园和B园分别采取以周或天为轮换周期的保育、教育工作轮换方式。

  按周轮换的A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因轮换周期较长,新入园幼儿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适应期延长;二是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逻辑性,一至二周时间的延搁,会影响数学领域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按天轮换的B园,除数学教育活动也存在与A园类似的问题外,保育、教育工作中还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综合性教育活动因教师的频繁流动,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相互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三位教师按天依次轮换,会有工作繁杂、忙乱之感,幼儿也不易适应;第三,班级保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频繁的人员变动而难以究责,教师在工作中易产生投机心理,有时会出现工作拖沓、相互推诿现象,甚至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

  针对按周轮换和按天轮换方式存在的问题,两所幼儿园都将原来的数学教育活动由三位教师轮换承担改为由一位专任教师承担;B园进一步明确了对三位教师的具体分工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这些举措在两所幼儿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如何解决幼儿因轮换周期而出现的适应上的困难,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教师保育技能欠缺

  调查发现,以往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保中无教问题,在教师承担保育工作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随之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的保育技能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欠缺诸如食具消毒、被褥拆洗、内务整理等基本的保育工作技巧。这既与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育、轻保育的职前培养模式有关,也与教师职后培训中保育内容的缺失有关,还受青年教师自身生活能力不足的影响。

  A园和B园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专题讲座、实际演练、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的保育技能培训,使保育工作质量有所改观,但教师中也还或多或少存在工作不细致、不熟练等问题。看来,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职前教育要设计一定的保育课程,让幼师专业的学生掌握起码的保育理论与实践知识。要加强职前教育中有关卫生保健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同时,幼儿园要加强教师的保育技能培训,幼儿园的培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现有基础和条件,灵活确定培训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可能因特殊的成长环境,清洁卫生、内务整理等基本生活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幼儿园可通过加强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激励青年教师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保育技能。(作者:谢秀莲章晓璇杨娟张石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