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推门听课”是指事先不打招呼,在接近甚至已到上课时间,直接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它避免了个别老师刻意准备、巧于应付、重在表演等过激行为,能较实际地呈现教师课堂授课的原生态,是幼儿园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了深入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完成常态下的教养任务,提前两分钟到教室观摩随堂课,似乎成为常规工作。
由于没有足够的准备和“非学生之他者”的突然闯进,老师的紧张自然加重。虽然园长总以常态课的要求评价着老师,但总会时不时地扭曲老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好的、鼓励性的评价当然好,但不太好的评价甚至是很差的评价却让人头痛,甚至增加抵触,认为“园长有意为难”。一位同行朋友因园长听了她一节随堂课后的评价——“不太理想”, 又不愿苟同园长的观点,给我发邮件说:“心态很差,状况很不好,不知道自己的路该如何走,明天我会干什么?一切都很被动和茫然。我有时会很后悔当初的选择,而我现在的状态就是烦躁和厌恶。是什么让我如此压抑,是工作氛围,是来自领导的高压……”还附上了3000多字的活动设计和设计理由,让我“说句公道话”。整封信显现的只有一个愁眉苦脸、痛苦万分的老师形象。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 “我们灰心、泄气,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挑毛病的工作” 。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被当做能够胜任和有能力的人对待时,他们仿佛就是这样的人。但单一的“推门听课”常常使园长把深入一线的时间花费在辨别失败,而不是寻找成功和收获上。长期以往,老师们免不了产生“课是上给园长听的”感觉,研讨时常常出现“本来我是准备怎么怎么做的,您来了就……”等语言,贬损了老师的自我观,助长了教学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种事业的观点。
读到《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中的一句话——“学校和学校领导者的目的必须解放人们并挖掘他们的最高潜能”时,大脑里立刻再现出听课时被“推门”老师不自然的表情甚至颤抖着的双手,被“打扰”的孩子们不安的神情。于是,我开始聚焦并尝试“分享听课”。这里的“分享听课”是指老师们根据个体的发展阶段、擅长爱好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或专题,较充分地设计、准备好活动后,主动邀请组内老师或对相同领域有较浓厚研究兴趣的老师、园长来班分享课堂,旨在分析、提高。分享听课的效果显而易见。
《教学勇气》-书中还有一句话,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当执教者以“被分享”的身份出现时,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困难、疑虑;当教师们以“分享”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时,会主动地分析并吸取新的、好的、他人的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态度更真诚、热切,讨论的主题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利用课堂平台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一个急迫或普遍的问题”有了可能。同时, “分享”正在成为改善教师生活的一粒种子。经常的“分享”让老师们更加理解、尊重同事,感受到同事的相伴与支持;经常的“分享”让老师们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受欢迎、被需要,是有尊严又正直的人。面对课堂时,老师们多了一份挑战,少了些许威胁,受到强烈的自我成长内驱,争先恐后地报名申请“分享听课”,甚至一学期有的老师申报数次,有的第一次分享自我感觉不太满意后,马上再次申请“分享”。只要有空课的老师都积极参与“分享”,并主动地参加研讨和交流,老师们的理由是“有谁愿意自己在教学上永远是个一般般的人呢?” “每个人总想在某个方面做点成绩的。”老师们“心胸变得宽广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心情变得舒畅了,教育生活的幸福溢满教师的心房”。
为了让幼儿园成为每位成人和孩子都渐渐成长、学习、改变、发展并在发现中找到快乐的地方,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工作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而不是威胁性的,而且必须伴之以强烈的感情,这样才会让每个人都不受威胁所困,每个人对学习、工作的激情都得到鼓励,都能带着焕然一新的活力投入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绝对排斥“推门听课”。虽然课堂是一个不便打扰的场所,但为了督促老师们精心准备好每堂课,给老师们适度的压力,得到最原始、真实的课堂状态,总结、推广常态下教育教学中的好做法,在正常工作中,园长或随意或有指向地到各个班转转,在窗外看看,把握师幼的精神面貌、生命状态,零距离接触原生态课堂,也是有必要的。分寸在于把握。(文/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尤素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