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本帖最后由 Greedlinn 于 2012-11-2 22:50 编辑
从古到今,孩子几乎就是问题的代名词,天地间不知有多少问题蕴藏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刚学会说话就开始向大人们喋喋不休地追问,让忙于应付的大人们疲倦不堪。
中国古代的贤人(自然是大人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许多问题的答案编成三字或四字的韵文,只管让孩子们背去,而且代代相传。于是大人们的耳根便清省了许多,只留下孩子们可爱的朗朗书声。这样的书,后人称为蒙学读物。因为是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自然也被尊崇为经典,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大人领着孩子诵读着。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字经》了。
据说,《三字经》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别看只是由三字韵文构成的不长的篇幅,却有“袖里通鉴”之名、“小型百科”之妙。比方说,这部“小型百科”谈到自然之道时是这样说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它告诉孩子们宇宙间最值得关注的是天、地和人,而会发光的物体就是日、月和星;“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它告诉孩子自然界分四季,四季循环,运转不穷;“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它告诉孩子们天地间的物质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天下的道理、天地的运数,都可由此推出。据说,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把这样的道理记下来,终生都将受用不浅。
相比之下,外国人的蒙学就浅白得多了。大概在1962年,美国女作家夏洛特·左罗托夫为孩子们写下一篇如诗歌般的文章,叫做《风到哪里去了》,又请一位画家配上黑白插画,构成了一本同名图画书。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男孩在快乐的白天结束时,意犹未尽。他听完爸爸讲的故事,看到妈妈来道晚安,便缠着妈妈问:“为什么白天会不见呢?”妈妈耐心地回答说:“这样,夜晚才能到这里来呀。有月亮、星星和夜色的晚上才能让你入梦。”
小男孩又问:“可是,白天就这样不见了,太阳到哪里去了呢?”妈妈又答:“白天并没有不见,它只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它只是换了个地方,或者换了个样子。”
男孩还不满足:“那么,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妈妈回答:“风停下来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
男孩的问题连绵不绝:
“那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当海里的波浪扑碎在沙滩上以后,还能到哪里去呢?”
“当暴风雨过了以后,雨到哪里去了呢?”
“云飘过天空,到哪里去了呢?”
“森林里的树叶变了颜色,落下来了,以后呢?”
“当叶子落下来,一定有什么东西不见了,是秋天不见了?”
“冬天结束以后呢?”
你可知道,那位聪慧而耐心的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吗? 当然,面对这么多无穷无尽的“幼稚”的问题,妈妈们完全可以找一本《三字经》让孩子背一背的,所谓“此四时,运不穷”、“此五行,本乎数”,古人不早说过了吗?孩子不明白,背下来,将来可以悟嘛。如此这般,一个劲儿地喋喋不休,多烦呀?可是,那位故事里的美国妈妈却不厌其烦地,用很“幼稚”的法子回答着孩子的问题,说什么“(山)下了坡,变成山谷啊”、“(波浪)再退回海里,变成新的波浪”、“(暴风雨)回到云里,再生成新的暴风雨啰。”
终于,孩子望着天边的晚霞,打着哈欠感叹道:“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了!”于是,在妈妈的抚慰声中甜甜睡去。
英语世界的孩子们爱极了这个小故事,他们也一代代地读着它,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白的插画越来越让他们不习惯了。于是到了1995年,著名插画家斯蒂芬诺·维塔为故事重新配上了彩色的画。
新的彩色插画真是与众不同,它是在木板上刻画的,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木板的纹路。当故事讲到天空时,木纹变成了天上的云霞;当故事讲到大地时,木纹变成了葱郁的草坪和树木婀娜的舞姿;当故事讲到高山时,木纹变成了大山的肌体;当故事讲到大海时,木纹变成了海底缤纷的世界;当故事讲到沙漠时,木纹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黄沙……仅仅从这些自然质朴的画面中,我们就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魔力!怪不得评论家要惊叹:这本图画书让我们体验到多种现代艺术风格的魅力,让我们想起现代艺术大师梵高、夏卡尔,等等。于是这样的图画书,注定要一代代传下去,成为孩子们的挚爱珍藏。
你看,对待天底下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幼稚”问题,蒙学的思路可以如此的不同!一种思路,是让孩子们去背前人的结论,让他们不必再追问,等他们长大了,谁知道前人的结论越多,谁就会越“聪明”。另一种思路,则是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极尽艺术魅力的诗情画境,诱发孩子们去追问更多的问题,等他们长大了,谁能探问更多前人未发现的新问题,谁就会越智慧。
今天的爸爸妈妈们,你又将如何选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