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1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本教研] 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

[复制链接]

1894

主题

1896

帖子

57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98
学前币
390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3: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从而真正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园本教研目标。我园实行了承办式教研的园本教研组织形式。  

  一、承办式教研的基本内涵与价值  

  所谓“承办式教研”,就是由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独立承担研究内容,自主组织教研活动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内容、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形式。  

  实行承办式教研的价值在于:一是能通过给予园内一线教师组织权的方式。为不同教师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形成园内的“教师专家”队伍:二是能使幼儿园教师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相互的思维碰撞获取更多的思想火花,实现相互启迪,获得共同发展:三是能让教师在自主教研中享受成功与快乐,获得职业幸福感和教学的自信心。  

  二、承办式教研的操作程序  

  承办式教研是对现有教研制度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上均可以实现自主安排,教师的自主空间很大。为保障承办式教研的良性运转,我们采取了如下具体做法:  

  1.制定承办条件,确定主持范围。我园建立了一整套活动申办管理办法,包括园本教研申办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园本教研计划审批制度,同时设计了全园统一的“教师园本教研计划报批表”,确保园本教研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  

  2.建立领导分班制,提高教研准备实效。领导分班制就是将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在班级指导责任上进一步细化分工。如业务园长负责一班(大、中、小)教师教研活动的全面指导,教研组长负责二班(大、中、小)教师教研活动的全面指导。学期初,具有资格承办教研活动任务的教师根据幼儿园教研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确定承办的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建议幼儿园增添相应的研究主题,教研室根据全园教研情况进行统一调整。接着,承办教师制定教研主题意向表,包括承办内容、组织形式、组织活动与预案设想等,然后再与相应的分管领导进行讨论,调整后组织教研活动。这样不仅增强了关键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促进了她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避免了管理上的局限性。  

  3.加强教研反思,提高教研实效。承办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对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效果反思,促使承办者及时捕捉教师在活动中的兴趣、困难与问题,审视事先预设的目标是否适合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并学会正确分析教研活动中的问题,找出症结。从而为下次活动的推进或者相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提出更合理的对策。  

  三、承办式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  

  1.问题解决式。承办教师把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普遍、典型的问题或当前急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确定为研讨主题进行系列研究。如在中一班教师承办的班级环境创设研讨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关起门来自己琢磨的做法,探索出环境创设“四步曲”,即看、想、做、说的新思路。评比活动则根据活动区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不同的奖项。例如,针对班级环境创设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评比重点是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投放奖:针对同一班级区域主题体现不突出的问题,评比的重点是最佳区角等:针对活动区指导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以“活动区活动教师的介入与指导”为主题进行教研活动,总结出了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垂直式介入法等指导策略。  

  2.经验分享式。通过承办的教研活动,及时向全园展示推广自己成功的做法,是教师自主组织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大一班教师认为本班使用的“加餐提示牌”对缓解幼儿取餐的等待现象有较好的效果,在与领导研究之后。以现场观摩的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将这一经验在全园推广。各班教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分别设计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加餐提示牌。每天由值日生负责记录当天的主要食品及数量,然后由报餐员根据记录牌上的内容进行报餐和营养介绍,其他幼儿则可根据提示自主取餐,有效促进了幼儿生活环节的自主化,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学反思式。承办教师经常会针对某一问题。引领园内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式研究。例如,朱老师以“如何提高活动区观察记录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活动。首先请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观察记录表。然后,通过集体论证的方式进行交流,加以修改与完善。而后各班运用、检验,最后再进行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教师的实践探索、交流改进,原先单一的观察记录已被演绎成多种样式,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教师为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设计了个案跟踪式观察记录。中班设计区域诊断式观察记录并根据记录发现的问题,制定了配套的区域活动方案,为深化活动区活动研究提供了素材。大班设计的目标完成情况观察记录,大大提高了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和指导的针对性。(张会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