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记得以前,在大班班级管理中,我总是认为孩子比较大、比较懂事,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和班级制度的强制执行。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这种管理方式让我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当时的效果确实很好,但是几分钟的时间你不得不又重新去教育;还有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更加难管理。因此,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我认为现在的班级管理,应该提倡民主管理,尊重每一个孩子,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
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于是我们尝试发挥幼儿的自我管理优势,让幼儿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而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就显得作用尤为重要。
记得刚开学,孩子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任何事都缺少坚持性,一会做这个,一会儿看那个,一次区域游戏结束,居然有70%的孩子一事无成,10%的孩子正在努力,20%的孩子向大家呈现了自己的作品。针对这种现象,我不由想起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确实《纲要》的出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师的角色意识是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分析原因责任还在老师这一头。首先孩子对区域材料的不理解;其次没有让孩子认同我们班级中的规则;最后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意识到这一点,第二天我改变了一些教学策略,先向孩子介绍今天所要玩的区域的内容、玩法;其次让幼儿认同区域中的规则、要求,并让孩子分析以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并把这些认同的规则画出来贴在墙上,让孩子时刻记得自己认同的规则,由此来对照行为;最后教师在区域中全方位的进行观察,观察每个孩子的需求,分析每个孩子行为,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这次的区域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虽然还有40%的孩子一事无成,但是 60%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展示出了自己的作品,从孩子们那开心的笑语中,我感受到了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孩子们在区域中的规则意识也增强了,不再无所事事,而是有事可做。
通过这次的管理工作,我认为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孩子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在认识、观念调整之后,管理行为过程中的反思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纲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么样?”“班级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我想:有了这样的反思,班级管理就很轻松、很快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