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建学前教育网

 找回密码
 联系站长
查看: 1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本教研] 以提问为切入,促进幼师专业成长

[复制链接]

1894

主题

1896

帖子

57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98
学前币
390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1: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福建学前教育网会员,分享更多优质资源,让你轻松玩转幼教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联系站长

x
  我园是一所民办园,全园95%的教师教龄不满六年。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决定以学会提问为切入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新教师提问的误区

  我们发现新教师在提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随意性强。对提问缺乏设计,特别是对那些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缺少设计。(2)适宜性差。要么太难要么太易;常常与正在进行的内容不相关;对问题的表述不好理解或模糊,导致幼儿乱答等。(3)问题的类型单一。比如,封闭式的问题比较多,开放式的问题较少;大多是解释性的问题,操作性、示范性的问题比较少。(4)没有给幼儿候答的时间。幼儿可能尚未理解问题的意思,或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重复提问,影响、干扰了幼儿的思考。(5)对幼儿应答的回应简单而冷漠。不少教师仅仅是重复幼儿的回答,有的甚至对幼儿的回答置之不理。(6)盲目追求提问的数量,以为提的问题越多,就越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7)缺乏追问或乱追问。教师提问后,不管幼儿怎么回答,就终止了这一次对话,缺乏必要的追问。但有时觉得应追问,又出现了乱追问的情况,搞得幼儿很紧张。

  二、引导教师讨论、反思提问

  为了帮助教师学会提问,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进行研讨。

  开展研讨课。将听课的教师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组记提问的不同方面。比如,有的记提问的内容、数量、有没有重复,有的记候答的时间,有的记教师的回应。课后及时讨论、反思。观看录像。把活动录下来,对提问进行分析。收集经典案例,反复学、深入讨论并尝试。
一个活动多次上。将班里的幼儿分成两组或多组,同一个内容上两次或多次。这样,老师更容易反思自己提问上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问做出调整。当教师看到自己的调整有效时,自信心增强了,同时也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同一内容在同一年龄班的不同班级或不同年龄班开展。对于提问,老师通常有自己的想法,在不同班级开展,能使教师各自的想法得到验证,并在与他人组织活动的对比中,更深地理解与掌握提问的策略。

  这些研讨形式,帮助老师们“看见”了许多东西。比如:别人是如何提问的,自己又是如何提问的;别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异与同。

  三、教师学会了提问

  以提问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研讨活动,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能设计关键性问题。对新教师而言,学会关键性提问,就能较好地抓住教育活动的“魂”。下面是教师在语言活动《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中设计的三个关键性提问,教师据此掌握了整个活动的主线。

提问一:“猜猜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让幼儿充分思考故事发生的地点,初步感受城市和乡村的不同。)
提问二:“看看图片,想想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猜出故事的情节。)
提问三:“你喜欢城市还是乡下?为什么?”(拓展孩子已有的经验)

  2、提幼儿自己的问题。教师越来越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提幼儿自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既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更有信心。如在小班故事教学《好朋友》中,老师最先设计的提问是:“哪些小朋友愿意表演?请到前面来。”结果没有一个孩子呼应。教师反思:小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提问应更具体、明确。之后,教师将提问改为:“愿意扮演小猫、小狗的小朋友请上来,好吗?”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

  3、适当追问。如何让追问不成为孩子的负担,又有效呢?我们在研讨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追问策略。比如在散文欣赏《一顶云帽子》的活动中:

       老师:“为什么云帽子要给太阳公公戴呢?”(老师故作惊讶状,将问题抛给孩子。)幼儿:“因为太阳公公老了。”


       (老师反思: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回答表明孩子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散文的内涵,只是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帮助提升经验。)

       老师追问:“为什么太阳公公老了就要戴呢?小草、小花也想戴呀。”

       幼儿:“因为太阳公公是老人,老人像爷爷一样,身体不好,我们要爱他。”

       老师巧妙的追问使得幼儿对散文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联系站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